【稿源: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7日 10 版】 【日期: 2025-01-08 】 【瀏覽次數(shù):】 【打印】
遵義會議召開迄今為止已經(jīng)整整90年了,。遵義會議在黨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在紀念遵義會議召開90周年之際,研究和探索其具有的歷史地位和轉折意義,,對于我們回顧歷史、獲得啟迪,、認識當下,、燭照未來,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我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共有28年,,這28年以遵義會議為界,正好可以劃分為前14年和后14年,。前14年,,我們黨犯了一次右傾、三次“左”傾的錯誤,,中國革命遭受了兩次重大挫折,,一次是大革命的失敗,一次是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軍被迫進行戰(zhàn)略轉移,;后14年,從遵義會議開始,,我們黨重新奮起,,團結帶領人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艱險、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挑戰(zhàn),,先是取得了長征的勝利,,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開創(chuàng)了中國革命新局面,,爾后又陸續(xù)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最終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開啟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新紀元。在這樣的前后對比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遵義會議是一個重要的標識和轉折。遵義會議后,,黨和紅軍轉危為安,、化險為夷,中國革命斗爭的局面從被動轉向主動,,從此中國革命事業(yè)就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更大的勝利,。那么,為什么遵義會議前后會發(fā)生如此天翻地覆的歷史巨變呢,?其深刻的歷史原因和內(nèi)在邏輯是什么呢,?對此,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進行了深刻總結和揭示,,這就是: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新階段”,。
黨的歷史表明,核心問題至關緊要,,核心就是旗幟,,核心就是方向,核心就是力量,。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核心來自于實踐,核心代表人民,,核心指引前進方向,,核心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歷史的發(fā)展有其內(nèi)在的邏輯和本質(zhì)的規(guī)律,。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偉大人物凝聚了人民的意志,,是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偉大人物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而是在實踐中產(chǎn)生的,是歷史和時代的產(chǎn)物,。毛澤東同志之所以能成為我們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絕不是偶然的。大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對中國社會形態(tài)和階級狀況進行了深刻分析,,對中國革命的性質(zhì)、對象,、任務和動力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大革命失敗后,他深刻總結革命斗爭的經(jīng)驗教訓,,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組織發(fā)動湘贛邊秋收起義,并帶領起義的部隊上了井岡山,,領導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開辟了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他強調(diào),,“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他提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泵珴蓶|同志對中國革命形勢的深刻分析力、對歷史發(fā)展趨勢的深邃洞察力,、對時代前進方向的科學判斷力,,得到了實踐的檢驗和歷史的驗證。
唯物史觀還認為,,每個人在歷史發(fā)展中都有一定作用,,但作用的性質(zhì)、大小不一樣,。偉大人物通常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遠,能夠集中集體的智慧,,傾聽人民的呼聲,,順應時代的潮流,,把握歷史的規(guī)律,提出和解決重大歷史任務,,指引歷史前進的方向,,因而他的作用是獨特的、特殊的,,他能對歷史的發(fā)展起到加速的推動作用,。為了說明這個問題,讓我們回顧一段黨和紅軍的歷史,。在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第一至第三次反“圍剿”中,,在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下,紅軍采取了積極防御方針,,集中優(yōu)勢兵力,,揚我之長、攻敵之短,,打運動戰(zhàn),、打速決戰(zhàn)、打殲滅戰(zhàn),,把敵人“肥的拖瘦,、瘦的拖垮”,在運動中尋找戰(zhàn)機,,各個殲滅敵人,,先后都取得了三次反“圍剿”的勝利;在第四次反“圍剿”中,,周恩來,、朱德同志繼續(xù)采用毛澤東同志提出的軍事戰(zhàn)略戰(zhàn)術,運用前三次反“圍剿”的成功經(jīng)驗,,仍然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而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李德等人則主張“御敵于國門之外”,,采取消極防御的戰(zhàn)略方針和“短促突擊”的戰(zhàn)術,,打正規(guī)戰(zhàn)、打陣地戰(zhàn),、打堡壘戰(zhàn),,同敵人拼消耗,實行了進攻時的冒險主義,、防御時的保守主義,、突圍時的逃跑主義,結果使第五次反“圍剿”遭到完全失敗。彭德懷同志曾把這種行為斥之為:“崽賣爺田心不痛”,。由于“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使黨和紅軍歷經(jīng)多年建立起來的十幾塊革命根據(jù)地,除陜甘革命根據(jù)地“碩果僅存”外,,全部丟失,。湘江戰(zhàn)役一役,中央紅軍從出發(fā)時的8.6萬人減少到3萬余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教訓慘痛?。≡跉v史的轉折關頭和關鍵時刻,,黨選擇了毛澤東,,紅軍選擇了毛澤東,中國革命選擇了毛澤東,,歷史和人民選擇了毛澤東,。對于黨和紅軍的這段歷史,我們不應該忘記,,而應該永遠銘記,!
歷史的腳步走到了2012年。這一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上不同尋常,,我們黨召開了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十八大標注了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這就是:經(jīng)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tǒng)籌國內(nèi)國際兩個大局,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tǒng)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堅持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diào),,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zhàn)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zhàn),,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在治國理政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zhàn)略家的恢弘氣魄,、遠見卓識,、雄韜偉略,從容駕馭各種復雜局面,,有效應對國內(nèi)外各種風險挑戰(zhàn),,充分展現(xiàn)了卓越的政治智慧、堅強的戰(zhàn)略定力,、強烈的使命擔當,、深厚的為民情懷、高超的領導藝術,,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擁護,,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譽,成為眾望所歸,、當之無愧的黨的核心,、人民領袖、軍隊統(tǒng)帥,?!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在總結新時代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jīng)驗時深刻指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兩個確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取得的最重大政治成果,,已經(jīng)成為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識和共同意志,,寫在了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寫在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心坎上,,是黨和人民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我們紀念遵義會議召開90周年,就是要銘記歷史,、牢記啟迪,,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同心同德、銳意進取,,腳踏實地,、攻堅克難,為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而努力奮斗,。